77779193永利官网
“微專業”課程教學大綱
2021/2022學年 第 2 學期
“微專業”名稱: 數字化轉型
課程名稱: 數據預測
大綱編寫者: 張 珍
大綱審核人:
教務處 制
2021年 2 月
一、課程概述
1.課程教學目标:《數據預測》是面向本科生開設的一門數字化轉型微專業的必修課程,作為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二學期課程。課程教學分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環節。通過《數據預測》課程教學,應該在儲備數據預測基本理論、實操演練等方面達到以下教學目标:
(1)理論層面:能夠了解數據革命曆程,以及預測的基本理論,掌握數據預測的标準流程。
(2)實踐層面:能夠熟練操作主要工具軟件的使用技巧,掌握預測分析與決策管理的基本方法。
2.課程授課對象:本課程适用于學校所有專業的本科學生,特别是希望進一步強化統計分析與預測建模的知識儲備、跨專業考研、增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
3.課程總學時要求:總學時:32 講課學時:27 實驗學時:5
4.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與分工:本課程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二學期,本課程有助于學生預測與評價能力的提升,為第三學期課程奠定基礎。
二、課程内容
1.課程内容:本課程以數據革命、預測概論、統計基礎軟件、建模本義、預測方法為主要内容,教學方法集知識教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為一體。
在課堂知識講授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及部分視頻材料,強化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與掌握;在案例教學中,結合知名企業創新實際情況,融入課程知識點,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踐教學中,運用教授的多種預測與決策方法,定性、量的測算預測結果。
本課程總學時32學時,每周4學時,知識講授27學時,實踐教學5學時。
2.課程教學内容及學時分配表
章節 |
課程内容 |
學時 |
教學方法 |
第一章
|
數據革命概述: 1.1數據基礎架構 1.2數據彙總 案例:數據的分類彙總 1.3做出預測 1.4決策管理1.5 從因果關系到相關關系 案例分析:由烤箱清潔劑引發的關聯關系 |
4 |
講授法、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 |
第二章 |
預測概論 2.1 簡介2.2 總結 2.3 泛化2.4 預測 案例分析:折扣區的困擾 |
4 |
講授法、案例教學 |
第三章 第四章 |
Excel:數據基礎管理 3.1 新功能 3.2 幾個大招 3.3 函數 3.4 Excel操作技巧 3.5 SmartArt Spss:處理大數據 4.1基本功能介紹4.2文件操作 4.3統計功能 4.4 分析功能 |
4 |
講授法、實操演練 |
第五章 |
數據預處理 5.1 簡介 5.2 數據清洗 5.3 數據集成 5.4 數據轉換 5.5 數據歸約 5.6 數據離散化 |
4 |
講授法、實操演練 |
第六章 |
建模:數據挖掘本義 6.1 簡介 6.2 标準流程 6.3 主要模型介紹 6.4 回歸:最大似然估計 |
4 |
講授法 |
第七章 |
定性預測法 7.1 專家會議法 7.2 主觀概率法 7.3 德爾菲法 實訓 |
4 |
講授法、實操演練 |
第八章 |
定量預測法 8.1 時間序列預測法 8.2 回歸分析預測法 實訓 |
4 |
講授法、實操演練 |
第九章 |
決策管理 9.1 決策表 9.2 決策樹 實訓 |
4 |
講授法、實操演練 |
三、教學基本要求
1.對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以“微專業”教學目标為基礎,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教學内容,探索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依托的現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聽說教學模式。保持教學内容的先進性,突出實用性特色。加強教材建設,實現教材多元化,完善教材體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相關企業案例資源,進一步完善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相鍊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采用國外先進的任務型教學法(Task Based Approach)、産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案例教學等方法,積極開展互動性課堂教學,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2)輔導内容
本課程學習方法輔導;作業講評。
(3)作業布置
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需求,統籌安排學生作業和學習任務。除布置一般作業外,強調布置自主性、主動性、實踐性和研究性等學習任務。
2.課程的考核要求
(1)課程學完後,學生應能全面了解并掌握數據預測的基本理論與系統知識。
(2)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運用所學方法,結合收集的數據信息,進行預測與決策管理。
四、課程推薦使用的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
主要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自編講義
參考書:
1. 牛琨. 縱觀大數據:建模、分析及應用.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187.
2. 拉裡Ÿ羅森博格,約翰Ÿ納什,安格Ÿ雷厄姆(著),陳建 胡志麗(譯).大決策:大數據時代的預測分析和決策管理.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4.
五、實施說明:
1.本課程在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二學期。
2.開設本課程的特殊要求:白天授課。
3.考核方式:考核包括學生平時上課出勤率、個人發言、小組讨論等課堂活動的表現、平時作業、結課作業等成績。考核與評估的構成比例如下(百分制):平時成績40%(包括平時作業20%+課堂表現10%+考勤10%)+期末成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