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重新定義團隊:領導力與團隊管理》教學大綱
編輯:      發布時間:2022-03-04 20:26:38

一、課程概述

1.課程教學目标:在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讓人們的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今天,我們對領導和團隊本質的理解也正在随之發生一些改變。雖然學術界和商業界的一些專家普遍都認為:領導對于一個高績效的工作團隊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因素。然而,他們并沒有在什麼是“領導”,“領導”應該如何完成其工作,以及應該怎樣組建和管理一個高績效的工作團隊等問題上達成一緻。為此,本課程緻力于在訓練同學們運用所學習的基礎理論和本課程所介紹的相關方法的基礎上,培育其未來領導團隊的基本能力。具體表現在:

1理論層面上:使學生認識到領導力的本質,正确理解領導力的意義,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共赢思維;理解領導力的内涵,培養雙赢思維和合作意識,掌握在管理過程中領導力的作用及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未來企業内部任職或者獨立創業中的領導意識、領導策略,為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創業奠定一定的管理基礎。

2實踐層面上學習團隊成員溝通等工具和技能,學會團隊管理,理解團隊管理的核心要點,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團隊合作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應用于企業經營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将團隊管理中的協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通過緻力于培養大學生的領導力、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精神,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2.課程授課對象:本課程歡迎對領導力與團隊管理知識感興趣的同學參加,建議同學們對領導力與創業有初步了解與認知,可以通過事先閱讀《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領導課》、《管理就是帶團隊:帶出高效團隊就靠這幾招》及相關的創業基礎類教材。

3.課程總學時要求:總學時:48   講課學時:48    實驗學時:0  

4.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與分工:本課程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一學期,本課程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密切相關,突出大學生的創新思考、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思考,在創業過程中對團隊管理的思考與認知,旨在通過圍繞創業團隊的有關學習與訓練,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


二、課程内容

1.課程内容本課程從整體結構上來看,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介紹與“領導”相關問題;第二部分則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即基于“領導者”的視角來探索“團隊管理”的核心問題。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涵蓋了“課程緒論”、“領導理論的演化”和“領導者與領導力”等三個章節;而第二部分則主要涵蓋“認識團隊”、“團隊過程”、“團隊決策與溝通”、“團隊障礙與發展”和“團隊運作的實踐”等五個章節。

本課程總學時48學時,每周6學時,領導力占18學時,團隊30學時。



2.課程教學内容及學時分配表

課程内容

學時

教學方法

第一章 課程導論 第一節 個體績效貢獻者的轉型困境

3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第一章 課程導論 第二節 管理者與領導者的本質差異

3

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第二章 領導理論的演化 第一節 領導特質/行為/風格領導

第二節 領導權變與領導情境理論

3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第二章 領導理論的演化 第三節 變革型與交易型領導理論

第四節 家長式與差序式領導理論

3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第三章 領導者與領導力 第一節 領導者:核心工作與基礎

第二節 領導力:如何獲得“認同”

3

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第三章 領導者與領導力 第三節 領導力:如何獲得“信賴”

3

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第四章 認識團隊 第一節 團隊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團隊的效力模型

3

講授法、圖示教學法

第四章 認識團隊 第三節 高績效團隊特征

3

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第五章 團隊過程 第一節 團隊發展

第二節 團隊角色

3

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第五章 團隊過程 第三節 團隊規範

第四節 團隊信任

3

講授法、圖示教學法

第六章 團隊決策與溝通 第一節 決策偏見與改進

第二節 溝通障礙與改善


3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第六章 團隊決策與溝通 第三節 沖突類型與管理

3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第七章 團隊障礙與發展 第一節 責任分散與社會惰化

第二節 團隊決策的制約因素

3

講授法、任務型教學法

第七章 團隊障礙與發展 第三節 團隊管理的核心技能

3

講授法、交際型教學

第八章 團隊運作的實踐 第一節 虛拟團隊

第二節 跨文化團隊


3

講授法圖示教學法

第八章 團隊運作的實踐 第三節 高層管理團隊

3

講授法圖示教學法


三、教學基本要求

1.對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微專業”教學目标為基礎,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教學内容,探索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依托的現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互動教學模式。保持教學内容的先進性,突出實用性特色。加強教材建設,實現教材多元化,完善教材體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完善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相鍊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案例(或資料)和實驗(或遊戲)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團隊管理過程的核心問題,以及在此過程中的領導力和領導行為。

本課程基于組織行為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探索什麼是“領導”,“領導者”應該如何完成其工作以及怎樣組建和管理一個高績效的工作團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可以學會基于心理和行為的視角來分析和解釋各種領導與團隊管理過程中的基本問題,并初步掌握提升領導力與團隊管理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采用綜合式教學方法,包括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圖示教學法和視頻教學等,實施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并重的教學原則,積極開展互動性課堂教學,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授學生學團隊成員溝通等工具和技能,學會團隊管理,理解團隊管理的核心要點,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團隊合作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應用于企業經營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

2)輔導内容

本課程學習方法輔導;領導力及團隊相關網絡資源利用相關學習網站利用、教學課件使用等);作業講評

3)作業布置

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需求,統籌安排學生作業和學習任務。除布置一般作業外,強調布置自主性、主動性、實踐性和研究性等學習任務。一般作業包括:通常的預習、複習和課後練習,學習任務包括:課堂情景模拟團隊協作展示等。

2.課程的考核要求

(1)課程學完後,學生應能全面了解什麼是領導力的實質,在實踐中如何發揮領導力的作用,掌握如何開展有效的團隊管理。

(2)在知識方面,學生應能認識到領導力的本質,正确理解領導力的意義,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共赢思維;理解領導力的内涵,培養雙赢思維和合作意識,掌握在管理過程中領導力的作用及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未來企業内部任職或者獨立創業中的領導意識、領導策略,為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創業奠定一定的管理基礎。

(3)在實踐應用方面,學生通過學習團隊成員溝通等工具和技能,學會團隊管理,理解團隊管理的核心要點,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團隊合作技能,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應用于企業經營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


四、課程推薦使用的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

主要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1. 自編講義

主要參考書:

姚裕群. 團隊建設與管理(第三版)[M]. 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 2013年.

王幀. 構建高效團隊:基于領導行為的視角[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

史蒂文·惠爾賴特(著), 付彥(譯). 領導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拉姆·查蘭等(著), 徐中等(譯). 領導梯隊——全面打造領導力驅動型公司[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年.

五、實施說明:

1.本課程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後開設可與《大學生創業基礎》同時開設。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一學期。

2.開設本課程的特殊要求:周末授課。

3.考核方式:考核包括學生平時上課出勤率、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和團隊項目計劃書團隊答辯等成績。考核與評估的構成比例如下(百分制):平時成績40%(包括平時作業20%+課堂表現10%+考勤10%+團隊項目計劃書成績30% + 團隊答辯成績3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