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概述
1.課程教學目标:《創業者的窘境》是面向本科生開設的一門數字化轉型微專業的必修課程。作為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三學期課程,該課程以傑弗裡·蒂蒙斯的創業三要素為依托,探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創業動機的變更、創業資源的整合和創業團隊的組建,尤其着眼于解決初創企業的創業者及其公司發展存在的内部問題,嘗試重申企業家精神的内核,從創業者所面臨的一系列選擇中尋找普遍規律。其教學目标在于激勵學生成為創業者乃至企業家,培育學生産業數字化轉型下的大局觀念和處理轉型中複雜問題的領導思維能力,成長為能夠滿足經濟轉型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需求,适應國際化競争環境的高素質複合型管理人才。
具體表現在于:
(1)主動适應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初步了解新企業創辦的要素與流程,尤其是數字轉型時代創業者的準入直至退出機制。(知識目标)
(2) 樹立問題導向意識,掌握企業家應對公司發展内部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合理規避初創企業可能會遇到的相關風險尤其是人員管理風險。(能力目标)
(3)培育市場洞察力和創新思維,理解并掌握企業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學會在多學科背景下組建創業團隊,并能在團隊合作進行分工與協作。(素質目标)
2.課程授課對象:本課程适用于學校所有專業的大三年級學生,特别是前期創業相關課程有興趣,想要或者已經投身創業實務與實踐的學生。
3.課程總學時要求:總學時:48 講授學時:30 實踐學時:18
4.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與分工:本課程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三學期,以數字化轉型概論、設計思維等課程為基礎,理解企業家精神與品質,掌握初創企業風險的應對策略。
二、課程内容
1.課程内容:本課程是根植于實務實踐的課程,主要介紹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創業者的窘境,尤其是初創企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及其應對策略。引導學生理解企業家精神的内涵,解讀數字化轉型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掌握創業者一系列選擇中存在的普遍規律,包括:創業初期的該不該創業、何時開始創業、創業想法的評估等,創業籌備期的是否要組建團隊、團隊關系、角色劃分與決策、股權分配與現金補償等,初創企業的招聘窘境、投資人、CEO的更替等,創業者窘境的根源、提高勝算、被收購與上市等。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及案例材料,通過課堂讨論、團隊協作、課外作業、實務模拟等實踐性環節,多形式共同實施教學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使理論知識更緊密地結合數字經濟發展實際狀況。
本課程總學時48學時,每周4學時。
2.課程教學内容及學時分配表
課程内容 |
學時 |
教學方法 |
第1章:課程概論 |
3 |
講授法 |
1.1基本概念與觀點 |
2 |
|
1.2本課程學習安排及要求 |
1 |
|
第2章:數字轉型時代的創業者 |
10 |
講授法、工作坊 |
2.1 破壞性技術創新的價值 |
2 |
|
2.2 數字轉型時代的資源整合 |
2 |
|
2.3 創業者的窘境 |
2 |
|
2.4 工作坊:創業三要素的重要性 |
4 |
工作坊 |
第3章:創業前期的窘境 |
11 |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
2.1我該不該創業 |
3 |
|
2.2我何時開始創業 |
2 |
|
2.3創業想法的評估 |
2 |
|
2.3工作坊:案例讨論 |
4 |
工作坊、案例教學法 |
第4章:創業團隊的窘境 |
11 |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
3.1獨自創業還是與人合夥 |
2 |
|
3.2團隊關系的同質化與多樣化 |
2 |
|
3.3角色劃分與決策 |
2 |
|
3.4股權分配與現金補償 |
1 |
|
3.4工作坊:案例讨論 |
4 |
工作坊、案例教學法 |
第4章:員工與投資人的窘境 |
11 |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 |
4.1招聘窘境 |
2 |
|
4.2投資人 |
2 |
|
4.3 CEO的更替 |
2 |
|
4.4财富與權力 |
1 |
|
4.5工作坊:案例讨論 |
4 |
工作坊、案例教學法 |
小組彙報:企業家訪談展演 |
2 |
|
三、教學基本要求
1.對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以“微專業”教學目标為基礎,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教學内容,探索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依托的現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互動教學模式。保持教學内容的先進性,突出實用性特色。加強本土化教材建設,實現教材多元化,完善教材體系,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相關企業案例資源庫,進一步完善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相鍊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采用國外先進的工作坊、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遵循傳授知識、提升能力、培育素養并重的教學原則,積極開展互動性課堂教學,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數字素養和能力。
2)輔導内容:本課程學習方法輔導;國際化平台和資源資源利用 (相關學習網站利用、教學課件使用等);作業講評
3)作業布置
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需求,統籌安排學生作業和學習任務,強調布置自主性、主動性、實踐性和研究性等學習任務。
2.課程的考核要求
(1)學生應能全面了解新企業開辦的風險和應對策略。
(2)能樹立問題導向意識,能夠就複雜創業項目、熱點創業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清晰表達或回應問題。
(3)能通過設計思維工作坊等教學模式,培育創新思維,強化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模拟實戰方式,全面提升數字素養和能力。
四、課程推薦使用的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
主要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1. 自編講義
主要參考書:
1.諾姆·沃瑟曼(Noam Wasserman).創業者的窘境.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
2.克萊頓·克裡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創新者的窘境.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4.
五、實施說明:
1.本課程以《數據化轉型概論》、《設計思維》等課程為先修課程,安排在微專業三個學期的第三學期。
2.開設本課程的特殊要求:晚上授課。
3.考核方式:考核包括學生平時上課出勤率、小組讨論等課堂活動的表現、團隊項目計劃書和團隊答辯等成績。考核與評估的構成比例如下(百分制):平時成績40%(包括平時作業20%+課堂表現10%+考勤10%)+團隊案例讨論方案成績30% + 團隊企業家訪談展示成績30%。